-
专业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前身为1978年设立的政治教育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基本学制4年。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二级)。专业办学40余年来,一直保持师范类专业的底蕴。截至2024年该专业共培养了2000多名优秀毕业生。
本专业适应党和国家基础教育发展要求,植根德州,面向山东,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教育情怀、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一定的人文底蕴及科学精神、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较强的沟通意识协作精神、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专业成长能力,能够成为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有信仰讲信仰”的区域骨干教师。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博士25人;拥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成员2人、“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教师1人;学生考研率45%左右,就业率90%以上。
专业建成14门在线课程,其中13门省联盟课程,学院集中了62名老中青优秀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了教师团队教学。专业先后被评为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优秀课程,获批山东省教改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项目20余项。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着力打造了“5326”人才培养模式(“五位一体”中学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三位一体”UGS协同育人体系;“一体两翼”课程育人体系;“一核六维”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教学——研究——教学的互动循环机制。
本专业注重师范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将专题讲授与讨论、演讲与辩论、教师指导与学生调研紧密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试教比赛、社会调查、专业考察、实习支教、毕业论文撰写等,提升师范生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实施教学“五个一”工程,即每日一练(粉笔字)、每周一读(读原著原文)、每节一讲(每节课抽取5分钟由学生演讲)、每月一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讲课比赛、课件比赛、实践报告评奖)和每期一进(进革命纪念馆、时传祥纪念馆、孟祥斌烈士纪念馆、德州市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社区、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等),为学生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搭建多元平台。
近年来,学生获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田家炳)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大学生科技竞赛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2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发表论文11篇,发明专利1项。6名同学获得“省优秀毕业生”,2名学生获得“省优秀大学生”,1名学生获“省优秀学生干部”,4名学生获“校十佳大学生”称号;学生考研、考编、考公率平均达75%以上。
同时,本专业具备教资免试资格。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教师函〔2022〕1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鲁教师函〔2022〕2号)等文件要求,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纳入2022年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名单,近三年来教资通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