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师范)
一、专业发展
生物科学专业设立于1984年,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生物科学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评估;2009年,被教育厅批准成为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8年获批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2019年获批山东高校功能性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获批德州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现有实验教学实验室26个,面积达3255平方米,仪器设备共1546万元。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植德州,面向山东,融入京津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系统扎实的生物学科知识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会教书善育人、懂教研能教改、具有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在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区域骨干教师。
三、优势特长
生物科学专业是德州学院综合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专业之一。自200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形成了“筑基础、强能力、塑情怀”的培养特色。同时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塑造师范生“三爱”情怀。
生物科学专业根据学生发展需求,重点围绕政治指导、学业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五项服务”内容,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与保障。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工作,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把“三全育人”工作融合于各项工作之中、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在教学技能、教学经验、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得到良好锻炼,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也为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很大帮助。
注重学科专业基础、强化学科及教学实践能力。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强化师范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院实行双导师制的双向引领作用,从具体制度和内容上,导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拓展夯实学科专业基础。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展生命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分析和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引领学生探究生命科学规律,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近三年,师范生共获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获得各类竞赛奖励百余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参加大学生科创活动的师范生比例近90%。
与时俱进地塑造学生“爱生命、爱生活、爱生态”的“三爱”意识。强化师德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优秀师德和家国情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品德养成融入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中。不断筑牢师范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从业技能,注重持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专注于学生成长成才。
四、师资队伍
生物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5人(不含兼职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1人,占专任教师的89%;博士27人,占专任教师的77%;教授6人,占专任教师的17%;副教授13人,占专任教师的37%;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54%。拥有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德州市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德州市劳动模范1人。具有五年以上境外工作和攻读博士学位经历教师3名,有超过1年境外研修经历教师1名。
专任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获奖26项,参加各级教研成果获奖15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35篇,获批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获得代表性教学成果奖6项,有利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任教师勤于思考,严谨治学,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科研立项和学术成果的数量和层次大大提升。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4篇;承担各类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9项。
五、就业升学
生物科学专业为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生物行业等培养优秀毕业生,截至2024年该专业共培养了19届1171名毕业生,目前在校生为377名。
近三届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中16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大学生、138名学生获得校级三好学生、25名学生获得优秀学生干部,16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3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55名学生获得综合奖学金,学生在实习、见习、研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相关单位评价较高;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优异。
近五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0%以上,考研率51.0%。在保持高考研率的同时,30%以上学生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录取。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