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介绍
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
一、发展情况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于2004年,属于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扎实,被德州学院划归为A类鼓励性专业,是德州学院校级重点专业、首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目前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贸易方向)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三个专业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学校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在实验教学设备方面给予了极大投入,为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经济管理学院现有教学实验室6间,实验室设备资产450余万元,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教师在接受“互联网+国际贸易”软件培训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训
二、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工作。2021-2024学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170余人参与了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文化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多项。专业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比率达到75%以上。通过参加科技文化竞赛,学生能力提升与教师的科研、教研及教学高度融合,学生干中学、教师干中较,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相长机制的培育。
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交流合作
本专业适应国家改革发展要求,植根德州,面向山东,融入京津冀,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掌握兼具传统国际货物贸易和新型跨境电子商务及数字贸易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政策法规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经济贸易(服务领域),从事外贸工作(职业领域)的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三、优势特长
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素养与实用的数字贸易营销与管理技能既是我们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也是我们专业着力打造的专业特色。近年来,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潜心耕耘,一方面在“数字贸易规则与便利化”、“全球价值链与非关税壁垒”、“人力资本培育与经济增长”等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注重课程体系的持续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TO及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商法、经贸专业英语、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数字贸易实训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框架。同时,我们提出教师科研、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的“RTA(Research+Teaching+Ability)”的专业建设思想,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与教研项目、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以及与企业共同研讨开展交流合作等形式培育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协同发展机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4人,建系以来承担国家社科课题一项、教育部课题2项、教育部产学研课题4项、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8项,其他市厅级课题若干。公开发表CSSCI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结合课堂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围绕课程思政撰写论文9篇,参加并获得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各级奖项多项。
部分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证书
四、师资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团队专业基础扎实,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8人,博士12人,专业课教师硕博比达到100%,博士占比63%,其中来自985及211大学毕业的博士教师占到90%以上。
五、就业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五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0%以上,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受到省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继续攻读研究生以及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银行、国企、外贸企业就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