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介绍
小学教育
一、发展情况
小学教育专业自2008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2019年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列前50%,2024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小学教师资格免试认定专业。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100%。现拥有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课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人,专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学科组专家库3人,山东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课程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教师教育常务理事2人。本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近年来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省社科基金等省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13部。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还聘请了30余名中小学一线名师、名校长及国内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参与师范生培养。
小学教育系教学条件良好,拥有德州市实验小学等23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多个微格教室可供本专业开展实践教学。
二、培养目标
1.小学教育(普通本科)学制四年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能在城乡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
主干课程:中文、数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学制:本科专业(师范类)标准学制为4年。
授予学位: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弹性修业年限为三至八年。毕业达到专业学分要求,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小学教育(专升本)学制两年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能在城乡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
主干课程:中文、数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
学制:本科专业(师范类)标准学制为2年。
授予学位:基本修业年限为两年,弹性修业年限为二至四年。毕业达到专业学分要求,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三、发展特色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形成了以下育人特色:
1.以德为先,涵养教育情怀
任课教师以课程育人为主阵地、课堂育人为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在近三年的支教活动中,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表现得到支教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最美教师”“优秀支教生”等各种荣誉近百项。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期间担任志愿者,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固知砺能,锻造从教能力
经过多年探索,本专业构建了“见习-演习-实习-研习”分阶段集中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在二年级下学期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三年级上学期前往乡镇小学进行4个月的实习,后期进行两周的研习活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师范生从业技能课程,通过微格教学的形式模拟演练。除此之外,每学期末技能类课程实施展演展览活动,书法、绘画课程以展览的形式汇报教学成果,琴法、声乐、儿童文学类课程以展演的形式。
3.校城融合,助推协同发展
2020年,德州学院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六所小学建立基础教育合作实验学校联盟,并由教师教育学院派出房敏博士担任其中一所小学校长,打造校城融合的典范。此举被《中国教育报》报道;此外,小学教育专业定期向各小学派出教师,服务一线教学,协助开展教研、科研、管理、听评课等各项任务,服务地方教育发展。这些经验为高校、地方政府和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城乡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四、学生发展
近五年来,本系学生参加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等教学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项。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在96%以上,90%的学生在教育行业就业。